日期:2025-09-04 06:24:56
8月30日,“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融合创新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4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的融合创新,让人工智能真正走出“工具”窠臼,迈向“自主智能”新纪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费爱国指出,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的深度融合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方向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中国工程科技界在此领域肩负三大使命:破解“卡脖子”难题,通过重构计算系统底层逻辑,在成熟工艺上实现智能算力指数级跃升;抢占智能产业生态制高点,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产业生态;践行全球治理责任,通过架构增益降低技术门槛,推动包容普惠的“中国方案”。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经历向通用智能和场景赋能的历史性跃迁,先进计算是破解算力瓶颈、支撑智能涌现的核心基座。复旦大学将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先手棋”,系统构建了“AI+基础研究”“AI+社会治理”“AI+产业突破”的全方位发展格局,为全球智能计算发展贡献“复旦智慧”。
会议集中发布了四大创新成果:晶上飞畅透明医保大模型,实现医保风控精准度提升300%;大模型内生安全检测平台,首次提出“模型血液自检”技术;开源量子芯片自动化设计工具EDA-Q,将量子芯片设计周期由月缩短至天;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融合创新系列蓝皮书,系统梳理AI与先进计算双向赋能的技术路径与基础支撑体系,提出跨域智能涌现的“结构洞”工程载体。
会上,由上海普陀区科委与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建设的“大模型内生安全概念验证平台”正式启动。晶圆级智能计算创新联合体成立暨“十五五”发展战略发布,联合体由复旦大学联合15家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共同组成,重点突破晶圆级异质集成、动态拓扑重构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介观尺度计算范式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构建”。
大模型内生安全概念验证平台启动
在主论坛报告环节,六位院士以不同坐标刻画同一座“智能计算山脉”。管晓宏提出氢赋能零碳算力的创新路径,陈纯聚焦时序大数据流(图)实时智能处理技术,蒋昌俊提出“智能算网”系统架构,郑纬民直面大模型推理的负载挑战,郑庆华反思当前大模型的局限性,邬江兴系统阐述介观尺度计算范式。当天下午同步举行先进计算、晶上系统、量子计算、类脑计算、超融合算力网络、算能一体化+X、可信具身智能与计算、智能系统安全计算等八大平行论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华亭)
网眼查-按天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入门平台-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